肝病種類
致病原因 保肝藥膳食譜推薦 醫師會診室  
 

 

 
 
急性肝炎
較易治療,屬於良性
1~2成會變成慢性
80%由病毒引起
猛暴性肝炎
強烈黃疸、頭痛、昏睡、嚴重者數日內就會死亡
藥物毒性肝病
可能引起肝炎,甚至猛暴性肝炎
酒精性肝病
急性傷害會導致酒精中毒性肝炎,慢性傷害會導致脂肪肝、慢性肝炎、肝硬化
脂肪肝
其致病因素包括肥胖、血脂肪過多、營養失調、酗酒
慢性肝炎
肝炎發病後半年,肝功能一直無法在正常範圍內e抗原是陽性,就是  慢性肝炎
疲倦、食慾不振
肝硬化
慢性肝炎中有2~3成會變成肝硬化
主要由酒精、B、C型肝炎病毒引起
胃腸不適、肚子發脹、沒食慾、嘔吐、浮腫、腹水
肝癌
據統計80%由肝硬化引起
心窩處疼痛、疲勞、沒食慾、摻雜血液呈黑色的焦油便
   
 
 
 
 
  能引起肝炎的病毒至少有六種,包括A, B, C, D, E, G等六型,對中國人而言,E, G型肝炎較罕見
 
肝炎病毒
A
B
C
D
傳染途徑
食物或糞便體 體液、血液、垂直傳染 體液、血液、垂直傳染 體液、血液
疫苗

(民國75年開始全面接種)
症狀
發燒、頭痛、腹痛,造成急性肝炎,發病4~5個月內恢復健康 感染後1~6個月發病,症狀類似A型但較緩和 發燒、倦怠、關節酸痛、嘔吐、黃疸 B肝帶原者才會再感染D肝病毒,症狀較嚴重
後續演變
1.很少慢性化
2.少數發展成猛暴性肝炎
1.易變成慢性肝炎(約一成)
2.可能演變成肝硬化、肝癌
1.易變成慢性肝炎(約一成)
2.可能演變成肝硬化、肝癌
 
   
 
  大多數B型肝炎患者,經過充份休息及適當食物調理後,於數週或數月後,肝功能指數 (GOT/GPT) 恢復正常,便以為病已根除(這也是一般市面上通行之中成藥所宣稱之療效)。但是一部份患者已成為帶菌者,此時患者驗血報告中顯示出有以下4個不同的結果:
 
HBsAg(+)

表示B型肝炎病毒已潛伏在人體內。雖然這是一個被B型肝炎感染的準確訊號,但是不能顯示出感染程度之輕重!亦不能診斷病情之嚴重與否。

HBeAg(+)
表示B型肝炎病毒之活動性,如果驗血報告中顯示HBeAg(+) 和HBsAg(+),即是病毒在肝臟細胞內之繁殖率頗高,在血液中存量亦高,表示高度感染,已進入慢性B型肝炎症狀。此時之患者縱然GOT / GPT指數在正常範圍內,亦需要作定期檢查。
HBV-DNA
B型肝炎病毒遺傳基因(病毒之核心部份)
這是準確地測量出B型肝炎病毒在血液中數量,可用來觀察藥物之成效,診斷病情及用藥。予以可靠的科學證據來證明藥物之功效非具有此數據不可。
HBeAb (+)
表示對抗B型肝炎病毒之人體自身免疫系統已形成,如果驗血報告中顯示HBeAb (+) HBsAg (+)及HBV-DNA在血液中存量非常低,表示肝臟細胞內之病毒已趨靜止,不再破壞肝臟,發炎症狀已平息,進入肝硬化之症狀亦停止。但仍不能排除由肝硬化惡化到肝癌之可能。最重要的是,亦是常被忽視,當GPT/GOT恢復正常後,僅表示肝臟細胞之暫時停止被破壞。但隨著日常生活之不規律,體能疲勞程度,或其他疾病如感冒等等,指數隨時升高,病毒再次肆虐,肝臟細胞又被破壞,如此週而復始。患者餘生之年將生活在可能惡化成肝硬化,或甚至在不知不覺的若干年後惡化成肝癌的陰影下。可怕的是,肝功能指數稍微升高,或肝硬化及肝癌初期發生時並無顯著症狀。更無警戒訊號發出,往往在發現時為時已晚,無藥可救。
 
 
1 保持肝功能指數(GOT / GPT)正常
充裕休息及適當之食物調理即可。這亦是一般市面上通行之肝藥皆標榜能醫治之功效。
2 B型肝炎病毒遺傳基因(HBV - DNA)必須從血液中清除
當驗血報告顯示HBsAg (+) HBeAg (-) HBV-DNA (-)表示病毒已不存在血液中,即是病毒不能在肝臟細胞外生存,已不需擔心血液傳染,更不需擔心初生嬰兒感染到帶原母體之病毒。
3 抵抗病毒之自身免疫系統形成
當驗血報告顯示HBsAg (+) HBV-DNA (-) HBeAb (+)不僅是表示病毒在血液中已清除,而更表示肝藏不再受破壞,此時之患者已成健康帶原者,與正常人生活無異。
4 徹底根除B型肝炎病者以求完全康復
當驗血報告顯示HBsAg (-) 和HBsAb (+),表示肝臟細胞內之病毒已全部徹底消滅,患者重獲健康。